搭乘區間車到新建的基隆火車站,舊火車站要變成藝文走廊
外木山步道中的海水游泳池,今日溫度22度還是很多人暢泳
海蝕平台和遠處的基隆嶼
帶一片風景走電影場景
大武崙澳仔漁村
繼續前行走觀海路到萬里,木棧道整修過不去,遇到風趣的晨運阿伯叫我們走牽車鋼索過去
本想慢慢牽騎走內寮澳底產業道路,後來發現要翻一座山回程又辛苦而做罷,改遊其他景點
仙洞聽潮為基隆八景之一,為天然海蝕洞地形,相傳有仙人在此修行得道而得名
洞內有觀音石佛、菩薩、護法等石刻像
洞內曲折彎延、時而狹窄道需彎腰或蹲姿前進
殿外左側有非常長的石階通往公園,聖安宮前廣場可俯瞰碼頭
仙洞巖廣場另一側可通往佛手洞
佛手洞是日據時代就存在的天然海蝕洞穴
洞穴中通道甚多甚至有通往民宅的,內有指標指引
走了兩次都沒查覺,原來佛手印需抬頭望
大地造物很神奇,手印還有指甲狀
仙洞巖外攤食,駝背老婆婆說全年無休颱風天也來,熱心幫看顧單車我和朋友也捧場,豆干包湯25元(內餡是魚漿)價廉物美
繼續往白米甕砲台前進
砲台南端山壁後側的廁所,原有兵舍、砲具庫、監守衛舍、儲水所、炊事場、廄舍等生活區域已不復見
大批遊客造訪人車鼎沸,太白社區的住民應該挺困擾吧
基隆港外全景
觀測所的營兵舍
砲台西側高地的指揮所,砲台指揮與聯絡通信之用,也兼做觀測所
指揮所呈馬蹄狀,下方三支混凝主柱為觀測使用的測遠機三角基座
1880年西班牙人建造白米甕砲台,有砲盤區、指揮所、觀測台,山頂是觀測台,平面有四座泡座
協和發電廠和砲座
"那一年的幸福時光"和"光陰的故事"的拍戲場景
很美的花
辛苦登上階距又高又陡,安山岩砌築的觀測所,可監測敵鑑分布位置和彈砲彈著點,猜測這是清代遺跡
遠眺協和發電廠
基隆嶼
因光華塔不能近觀,需爬山頭才能遠眺故作罷,騎到廟口吃泡泡冰,左是朋友的陳記、右是我的沈記招牌花生泡泡冰45元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