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6.2.19
老公開車去石門吃魚,餐後順遊去程經過的桃園龍潭客家文化館,96年完工的建築,展示客家文化及古文物
文化館廣場旁的郵差娃娃
郵局的郵筒限時是棕色的
繼續往左邊走去,園區後方有環湖散步道
去年12月22日設置客家公仔家族裝置藝術,奉茶,茶壺內有茶包喔,早期客家人居住在丘陵山陵地,以種植茶葉為經濟作物
步道入口
客家傳統食材,芥菜蘿蔔是客家傳統醃菜,囉蔔醃製陰乾曬乾成老蘿蔔乾可助消化通氣,芥菜經不同的醃製程序成為鹹菜福菜梅乾菜
客家特色米食及傳統用具,左手端著紅粄(敬神點心)、發粄(春節或祭祖吃寓意發財)、艾粄(清明掃墓祭品趨吉避凶),右手拿老瓠瓜對剖的瓠勺取水或當容器
客家藍衫,傳統以山藍等植物染料染成藍色布料
環湖步道的石板有諺語及桐花裝飾,步道旁也栽種不少桐花和櫻花
阿啾箭也就是烏鶖鳥
阿啾箭、阿婆客家傳統婦女藍衫、請坐奉茶
土地公也有客家色彩,客家花布燈籠
走回廣場,魚造型路燈
客家傳統翹頭鞋,鞋尖上翹的鉤嘴鞋是客家婦女正式場合搭配的鞋子,北部是主題花鳥圖案,南部是整雙鞋小花
廣場桐花彩繪地面與階梯
地面3D彩繪
桐花大階梯及狀元郎騎布馬花燈
階梯上方觀音坑尾歐家老屋,民49年建造,屋主是知名的竹編藝術家
客家藍衫公仔和阿啾箭
桐花紙藝
男女廁標示
廁所內客家小故事
客語童謠也有阿啾箭
壁上知名景點,斜坡通往廣場
客家料理牆
垂茉莉的花朵下垂多達30朵,花瓣5枚,花蕊長伸,盛開時花香撲鼻
長廊可通廣場
阿婆的髮髻,已婚婦女分前中後三束,各用紅絲帶綁緊再紮一起捲成15公分髮結
室內館1樓展場
2樓水墨畫展
客家花布吊燈
樓梯2樓轉角處吊著大蜂巢,近看真是壯觀
桃園龍潭客家文化館週二~日8:30~17:00,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
留言
張貼留言